第275章 我有通天的关系(2 / 3)

这些人确实是徐亭的人,守备军副将李秣也在船上,在这里等着楼船通过,本来想要对他们动手,应该是赵行提前察觉到,阻止了他们。这也解释了为何罗成被抓时,赵行却没有了踪影。

楼船驶入了一条较细的支流。

江南水陆,纵横交错,星罗密布,若不是常年生活于此,或者有人带路,在这里很容易迷路,范小刀自诩记性不错,可是转了几个弯之后,便记不住了。有人上前道,“胡掌柜,还要赶一夜的路哩,夜间风大,不如到里舱歇息。”

范小刀见状,只得作罢,转身进了给他准备的一间客舱,客舱不大,却很精致。

一夜无话,天sè渐亮。

有人来敲门,“胡掌柜,到了。”

范小刀走出舱外,那人送来洗脸水,净面之后,来到甲板上,只见船穿梭在一条河路中,两侧青山,相对而开,四周郁郁青青,河面上一片雾气蒙蒙。

目光尽头,是一处码头。

码头上停靠着几艘官船,抬头望去,五个大字铺面而来。

“江南铸币局。”

范小刀睁大眼睛,满脸的震愕之sè。

江南铸币局?

不是说去制假钱的厂子嘛?那瞿某才怎么带他来到了这里?擦了擦眼睛,确定看到的五个字无误。

建国之后,朝廷将铸币大权收回,所有的铜钱,都由朝廷专属铸造,京城、太原和金陵设了三个铸币局,由于江浙一带最为富庶,设在金陵城郊外深山里的江南铸币局,也就成了天下最大的铸币工厂。目前天下流通的通宝,其中有一多半出自江南铸币局。

范小刀仔细比较过假钱和真钱,那些假钱,无论sè泽还是做工,与江南铸币局的铜钱几乎一模一样,只是真钱是铜镍所铸,而这些假钱,是以铁镍铸造,几乎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朝廷每年发行的铜钱,都有定数,由户部统一规划,所有铸造的铜钱,也都上交到户部,由户部统一调配。

范小刀心中大惊。

本来以为要对付的是一个铸假币的钱贩子,谁料对付却带他们来到了江南铸币局。

这是赤裸裸的官方造假!

二东家瞿某才早已等在船头,相互寒暄几句后,瞿某才带范小刀下船,上了一辆早已准备好的马车,马车进入江南铸币局,只见有几口烟囱,正在冒烟,正门处,有两人早已恭候。

一人身穿四品的官府,另一人面白无须,是内监的少监。两人看到瞿某才,躬身便拜,瞿某才倒也坦然,道,“我带个朋友去厂区转转,你们忙你们的,中午你们来安排吧。”

瞿某才带范小刀,来到一处抬厂房,见里面数十人,正在烧融铁水,往里面添加镍粉。不远处,有人将铁水倒入一个巨大的钱模之中。瞿某才道,“这一炉铁水,可铸十万钱。”

范小刀也是头一次见,只得啧啧称奇,“厉害!”

瞿某才道,“铸币之道,一靠煤,二靠水。此处有官山煤,烟少炉温高,又有长江水,所以江南铸币局的钱,在市面上流通最广。”

瞿某才还漏说了一样,那就是铜矿。

一名低品级的官员来到近前,带这二人参观铸币局,包括从选料、融炉,到压模、成型、串线等,作了详细的介绍,一趟下来,将近两个时辰。

范小刀心中暗道,这些人真是胆大包天,不,简直是无法无天,正如那人介绍,江南铸币局,每日有半日时间,用来制造铁钱,不但如此,反而引以为荣,从开始制铁钱之后,他们铸币局的收入,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朝廷不知道?

至少那正四品的官员,还有那内监少监,不会不知情,但看到他们对瞿某才那一副恭敬的神态,不用猜也知道,这些人肯定都是狼狈为奸,沆瀣一气。他们用一些生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