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5章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2 / 5)

诡三国 马月猴年 5917 字 2天前

打结、固定,手法娴熟而稳定。

小子,现在算是半条命回来了……剩下的半条命,就看你自个了……

包扎完毕,老军医擦了把额头的汗,拍了拍王伍没受伤的右腿,前期包扎止血处理及时……也没什么杂物……骨头也没事,回百医馆好好养着……说不得这腿废不了!还能回去种你的地!

王伍口中的木棍被拿走了,他喘息着,声音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真……真的?

废不了?

还能种地?

巨大的希望瞬间冲淡了些疼痛。

骗你作甚!老军医瞪了他一眼,语气却缓和下来,记着,路上别乱动伤口!到了百医馆,听医师的话!

他转头对学徒交代着,给他一份伤员木牍,转运到后面去!

学徒应答了一声。

还没等王伍想到要道谢,老军医已经走向了下一名的伤兵。

王伍被抬上了一辆专门运送重伤员的牛车。

牛车很大,铺着厚厚的干草。

上面已经躺了四五个伤兵。

车辕旁挂着几个竹筒水壶和一个装着干粮的布袋。

赶车的是个头发花白的老汉,穿着朴素的葛布衣裳,脸上刻着风霜,眼神却很温和。

娃娃们,躺稳咯!咱这老牛稳当,就是慢点,莫急咧!

老汉吆喝一声,鞭子在空中轻轻甩了个响,牛车便吱吱呀呀地开动了,缓缓驶离了这片刚刚经历了血与火的焦土。

路途开始了。

最初的几天,王伍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伤口的疼痛,行程的颠簸让他疲惫不堪。

每隔一段时间,随车的一个年轻医护,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据说是长安百医馆的学徒,就会过来查看他们的伤口,更换敷料,也会给王伍他们分发用竹筒装好的,黑乎乎的汤药。

还有水和干粮。

医护兵学徒话不多,动作却轻快利落,每次换药都尽量减轻他们的痛苦。

小哥,你……你是读书人?

有一次换药时,王伍忍不住问。

小学徒腼腆地笑了笑,不是咧……俺是长安百医馆的学徒,跟着师傅上前线救护轮值……等学成了……嘿嘿,到时候就可以回医馆,当坐堂医师,或者去地方上行医也好……

你不是读书人,怎么当医师?王伍有些惊讶。在他从小到大的认知里,能给人看病的都是先生,是读书人,是高高在上的老爷……

有啥不能的?小张一边熟练地给他缠着新布条,一边说,大将军说了,医者仁心,不分贵贱。百医馆教的就是治病救人的本事,不论出身。俺爹是泥瓦匠,俺娘给人浆洗衣服,不也供俺去考了百医馆的学徒?只要肯学,肯干,都有奔头!你看老军医,以前也就是个乡下土郎中,现在可是咱们救治金创的好手!

王伍听得有些愣神。

不分贵贱?

泥瓦匠的儿子也能当给人看病的先生?

他想起自家分到的那块田,想起乡学里那些和他一样穿着补丁衣服却能跟着先生摇头晃脑念书的娃娃……

似乎有一条模糊却崭新的路,在他眼前若隐若现。

牛车继续向西。

昏睡的时间少了,王伍开始有精神观察车外的景象。

道路不再像巩县附近那样坑坑洼洼,明显经过了修整。

虽然还是土路,但宽阔平坦了许多。

路两旁,不再是荒芜的田野或破败的村落。

老丈,这地……看着真好啊。

王伍忍不住对赶车的老汉说。

老汉回头呵呵一笑,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满足,是啊,他娃!官府给发了新犁,还派了农官教咱堆肥、选种、引水……你瞧见那水渠没?我修的……额,我去修过!硬是赶在大汛前